2020年1月3日星期五

中文讲座-如何培养孩子自信表达

春节马上来了,亲友聚会,文艺汇演,孩子的舞台高光时刻马上也要来了!孩子们拉琴的拉,弹琴的弹;会舞蹈的来个舞蹈,或者朗诵诗也可以。

你发现没有,有的孩子神情自若,非常享受舞台,但有的孩子一上台就紧张得打颤。虽然家长之前在台下也会不停地鼓励:“加油加油!别紧张,别害羞,放轻松”。

最后,实在不行只能苦笑:我家孩子太内向了,不适应这种场合。可能就这样吧,不要勉强逼迫孩子了。

其实,怯场是可以训练的,紧张是可以克服的。

孩子将来的人生中,会无数次机会要登台,无数次面临台下一双双眼睛的凝视:幼儿园的时候,孩子要上台自我介绍,再讲讲“我的爸爸/妈妈”;小学的时候,孩子要上台分享“我读的一本书”、“我做的XX调研报告”。

初高中的时候,孩子要上台要参加口语考试、做项目presentation、要项目答辩;大学的时候,要上台竞选学生会、要参加debating、要参加模拟联合国、要毕业答辩。

去工作了,孩子要上台做述职报告,要晋升答辩;当领导了,孩子要对外能演讲,对内要鼓励激励下属;创业了,孩子要去投资人面前讲BP计划书。

现在退一步,以后就能不退了吗?要自信表达做成这些,克服怯场是第一步。但谈何容易,上世纪80年代,美国有心理研究做过调研,人们宁愿去死,也不愿上台公众讲话人们最恐惧的是:当众讲话, 排名第二恐惧的才是死亡。

有的人,上台前一晚辗转难免,每一秒都是煎熬甚至能引发生理疼痛,紧张到肚子疼;有的人,上台后嗓子发干、头脑空白,冷汗直冒,站上去后就“我想说什么来着?”磕磕巴巴,声音越来越小,甚至开始颤抖。但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能够不怯场,谈笑自若、滔滔不绝呢???


现在我们请到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卫东老师
来直播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表达?



Lingo Bus, 与全球104个国家的小朋友一起学中文吧!

2019年12月23日星期一

2019 圣诞节知识点

年年过圣诞, 岁岁装圣诞。身在海外,也要入乡随俗,2019年12月25日是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西方传统节日。公历12月24日是平安夜(Silent Night),即圣诞前夕。

Do as the Romans do, 家里也要装扮起来。但过了这么多年圣诞,我依然还有很多的疑问。   “圣诞”为什么要在大冬天?圣诞是一个“宗教节日”,什么时候全球都开始过了?为什么英语老师强调要说Merry  Christmas,不是Happy Christmas? 圣诞老人麋鹿组合什么时候出道的?有人还说圣诞老人可能是亚洲人?于是作为当代好学辣妈的我决定研究一下!

2019圣诞节知识

问题一:圣诞节是怎样来的?


如果上街随便问个人:“圣诞节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在12月25号过圣诞节呀?”十个有九个都会告诉你:“因为我们要庆祝耶稣的生日啊!12月25号是耶稣的生日啊”是真的吗???耶稣的生日是12月25号吗?《圣经》里写了吗?实际上圣经里并没有写(就像《圣经》也没写禁果是苹果一样)~学者们根据《圣经》的描述推测,耶稣的生日应该是在早春,那时候牧羊人已经出来放牧了。

问题二:那圣诞节是怎么变成12月25号的呢?


大概在公元350年,教皇Julius一世决定“官宣”将12月25日定为耶稣的生日,刚巧就是古罗马农神节(Saturnalia)节日范围内,据称是巧合,但到底是怎么巧合就不好说了~ 圣诞节的传播离不开基督教的传播而起伏,过圣诞节一度被禁止。例如,美国17世纪是不过圣诞节的,直到1870年才正式变成美国的公共假日。果然对于1个节日真正的尊重就是放假!随着罗马教廷分裂,采用儒略历的东正教说,你们圣诞节在12月25日,我们偏不。于是像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圣诞节是在1月7日哦!圣诞节原来是一个“宗教节日”,也走向全世界变得更加普世化,也让世界各国都对圣诞习俗做出了贡献,比方说南半球的沙滩圣诞节。

问题三:为什么圣诞节祝福语要说 Merry Christmas 而不是Happy Christmas?


犹记得英语课上老师一再强调,圣诞快乐是用“Merry”,不是用“Happy”,但是为什么呢?20年后儿子问我,我:??对哦,为什么?Quora上有的回答表示在英国Happy Christmas也是可以接受的。我们知道语言其实没有对错,使用的标准主要是“约定俗成”。全社会共同认可使用哪一种说法,慢慢地也可能稳固下来成为常用说法,这个也是“固定搭配”的常用解释吧~ 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牺牲自己救赎世人,在宗教世界里,这还是很神圣的,搞得过于欢脱,只剩狂欢是不是背离了节日原本的意义了。(同样的可以参考“端午安康”和“端午节快乐”的争议。)那么,Merry和Happy的意义差别到底在哪里?可以看下Phrases.org对“Merry”用法的演变举例:

Merry和Happy的意义差别到底在哪里

16世纪前,Merry核心词义都是:Pleasant, Peaceful and Agreeable,还保留着英式的“克制”。“Merry  Christmas”第一次公开出现在出版物上是在1843年,狄更斯的书中A Christmas Carol 使用了这个词。这个时候Merry 已经有了喜悦(Jovial&Outgoing),甚至是有一些陶醉狂欢“intoxicated”的意思了。但是这是遭到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反对的,女王更喜欢“Happy Christmas”。慢慢地,Merry Christmas成为更为接受的说法,这就是为什么你更多听到“Merry Christmas”。语言具有“任意性”和“约定俗成”性的特点。大家可以根据所在的地方选择就是了!当然,在中文里不用纠结了,都叫“圣诞快乐”!


问题四:圣诞老人麋鹿组合是什么时候出道的?


圣诞老人,又一个出场自带BGM的男人(请自动播放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压根都没在《圣经》中出现过,还据说是个亚洲人?是的!圣诞老人是各国传说结合演变而来的,《圣经》里没有他(大概意思就是集齐7个葫芦娃,然后变成了葫芦小金刚)。现在也一致认为圣诞老人的原型Saint Nicholas来自现在的土耳其。好吧,要这么解释的话,勉强算亚洲人吧。不同的国家关于圣诞老人的传说稍微不同,但存在的精神核心都一样:给乖巧的孩子礼物以奖励,惩罚不听话的。例如,在英国,圣诞之父主要的来给人们送吃的喝的,来人们新年“加油打气”的,形象也还没固定下来,曾经是长这样。

在荷兰和比利时,圣诞老人的核心任务是发礼物~在瑞士,圣诞老人是要收拾调皮捣蛋的孩子~那我们现在熟悉的圣诞老人是什么时候才出道的呢?圣诞老人从空中驾车而来的形象其实是在1819年在短篇小说The sketch Book of Geoffrey才被创作出。而圣诞老人的好朋友,红鼻子鲁道夫也是在1939年,被美国的百货商场为了促销而创造出来。所以,差不多120年后才圣诞老人麋鹿组合才正式合体出道。


问题五:圣诞节礼物怎么挑选?



在这个喜悦的节日,大伙们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收礼物啦。圣诞橱窗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的圣诞节来临前商店的橱窗设计人员就会动足脑筋,将圣诞节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绝不会和往年的风格重合,这里也是妈妈最愿意带孩子们来的地方。进入商场,展柜上展示的各种精美礼品,配上精致的包装,每一件都让人爱不释手。但是经典的礼物是什么那?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哈哈,属圣诞卡莫属啦!!! 圣诞卡(圣诞卡片)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寄赠圣诞卡,除表示庆贺圣诞的喜乐外,就是向亲友祝福,以表怀念之情。古有典故“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尤其对在孤寂中的亲友,更是亲切的关怀和安慰。

除此之外,其它的礼物就各式各样的啦。根据孩子的兴趣、朋友的需要,还有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礼物发给朋友就行。万能的法则是,从对方的角度想想会不会喜欢这个礼物,送他/她想要的,需要的,还表达了你心意的礼物。如果你在为选择生日礼品而纠结建议你多看几遍哦。

爱网购的朋友们注意啦,如果从中国买礼物寄往欧美地区,提前1个月购买才可以在圣诞时收到哦。

Lingo Bus的礼物也来啦~
还没参加过中文测评课的宝贝
完成测评课就有机会抽
圣诞大奖 · 课程+亚马逊礼品卡


问题六:圣诞节听什么歌曲呢?


圣诞歌曲给我们带来了欢乐的节日气氛,你会唱圣诞歌吗?白色的雪花,白色的原野,圣诞老人的白胡子貌似是圣诞节的标配元素,  歌曲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一下把我们和孩子都拉回到了快乐无忧的童年。这首从十六世纪就开始广为流传的英文颂歌,可是有宝贝家庭的必备只选那。Video也不错,去看看,跳起来吧~~


除了传统的圣诞歌曲,带有爱情元素的也是圣诞节的必选歌曲啦。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Last Christmas,Santa Baby 等和圣诞节非常搭配哦。当然也有一些歌曲格调比较孤冷,像 Have Yourself a Merry Little Christmas 等。就小编而言,更喜欢带有磁性,听起来很温暖的歌曲。


问题七:圣诞节吃什么呢?


美食几乎是所有节日必不可少的庆祝仪式。眼看2018年圣诞节就要来了,提到圣诞节料理,你都会想到什么那?

圣诞节是西方各国共同的节日,圣诞晚宴极为丰盛,色香味俱全,令人大块朵硕。大餐上基本都会有下面的传统美食: 火鸡、烟熏火腿,圣诞三文鱼,圣诞蛋糕等。

孩子学好中文,就找Lingo Bus >>

Lingo Bus 中文课

2019年12月18日星期三

为什么选择 Lingo Bus学中文

Lingo Bus VIPKID旗下的在线中文学习平台,专为海外5-12岁儿童设计的“一对一在线中文”课程,采用沉浸式在线一对一的中文教学模式,通过打造参与式学习文化,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活动,为全球小朋友们带去快乐、个性化的中文学习体验


拥有您专属的中文教师




1对1私教学习

1对1与班课学习有什么不同呢?给孩子个性化教育

如果1个班级有10个学生,只有1个老师,那老师的注意力要分给10个学生,很难兼顾每个学生的水平。学得快的吃不饱,学得慢的跟不上。而在1对1的课堂中,老师的注意力都在1个孩子身上,通过充分的互动,能够及时根据孩子的反应和水平调整讲解的内容,帮助孩子更有效地吸收知识


专业教师团队

所有的教师都是100%对外汉语、教育学、心理学或者相关教育背景出身;100%有教学经验;并且要通过至少6轮面试才可以上线教学;入职之后每周都会接受培训来提升教学水平。

在2017年8月23日VIPKID宣布正式上线全球首家在线少儿中文平台Lingo Bus,并开启在线中文老师的招聘后,引发了汉语教师们的踊跃报名。短短几天时间,通过在线报名链接提交相关资料的人数超过10, 000人。截至目前,报名人数还在不断激增中。

弥补师资缺口:通过 Lingo Bus 的专业少儿中文老师支持培训体系培养,更多对外汉语人才,解决师资缺口,尤其是全球少儿中文老师缺口。

专业少儿中文老师成长体系:招募优质少儿中文老师,通过培训支持和教学的良性循环,促进老师的个人职业成长




       
定制教材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刘骏教授和斯坦福教育心理学博士许晓秋等专家的指导下,针对海外华人小朋友听说领先于认读的特点,专门设计了贴近小朋友日常生活和符合华人儿童学习需要的阅读识字课程。教材与时俱进并且参考了【小学语文课标】的语言标准,涵盖了国内小学课程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常用汉字,一年可以学会90%常用汉字

此外, 完整的学习闭环课前预习+课上一对一学习+课后复习)能给孩子打造更高效有趣的学习体验,从听、说、读、写、思五大方面综合提升他们的华文能力。上千张在线字卡有助于华人小朋友建立字形和音义的联系, 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给孩子爱学的动力。

Lingo Bus自主研发的教材对标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大纲(YCT)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语言水平分级大纲欧洲语言共同框架(CEFR), 强调文化意识,全面融合5Cs语言教学理念(Communication 沟通交流, Culture 文化, Connections 联系, Comparisons 对比, and Communities 社区),可有效提升孩子语言综合能力,让孩子爱上中文学习,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发展全球化视野。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视频通过简短有趣的动画形式启发孩子推断新词和句型的意义强调探究式学习,25分钟1对1课堂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师生互动和交流,促进孩子像“母语习得式”的学习,课后复习材料和作业强调动手能力和协作式学习,营造家庭语言文化互动氛围。全方位强化孩子的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力、适应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提升孩子学习效果。


Lingo Bus 图书馆


       
领先的技术平台

在线互动教室体验<200ms延时,PC、Ipad多终端覆盖,和 Vipkid 共享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学中文到底有什么用?不仅掌握了一门重要技能,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2019年12月16日星期一

华人小朋友最爱看的中文分级图书

儿童在不同的成长时期,识字水平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分级阅读,就是按照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的孩子提供合适的读物,提供具有科学性且有针对性的书目,核心是让儿童学会并喜欢阅读。

“选书难”是促使“分级阅读”呼声渐高的原因,也是中文分级阅读相关的专家和 Lingo Bus 正在研究、解决的事情 —— 为孩子选到合适的书,让孩子爱上阅读。目前中文分级阅读的技术难度远大于英文。国外的分级阅读体系早已成熟,并覆盖了美国90%的公立校。但成熟的英文分级体系对于中文来说却只能参照,无法复制。

不用出家门,快乐学中文


一、分级阅读和分龄阅读误区

  1. 分龄阅读,即根据年龄段进行书目划分,这种划分方法是群体的、统一标准化的划分,与按年级分学段划分方法相同。
  2. 分级阅读,则根据基础知识的储备量划分级别,对应的是主体阅读水平,是个体的,应该通过评测系统进行个性化的检测。


二、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分

  1. 理解能力 则主要包括情节、情感、内涵的理解和感受评估。
  2. 阅读能力 的评估主要就是基础的词汇量、高频词的数量、句子结构、长短、语义的评估。

Lingo Bus 儿童阅读分级图书馆则充分地考虑了孩子生理、心理的特点,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和根据,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老师、家长和孩子,真正激发阅读的个性化、多样性。

Lingo Bus 中文分级图书馆,专为海外5-12岁的小朋友量身打造,助力小朋友练好口音、学好中文,解决孩子不爱阅读的难题。

海外家长们的终极目标——孩子能自主阅读!华人孩子「中文阅读」的3大坑,你中了没有?


三、如何阅读 Lingo Bus 在线分级图书?

注册 Lingo Bus 专属账户
② 进入学习中心的 "Resource" 页面
③ 阅读分级图书馆内的书籍
(付费用户可以阅读所有馆内书籍)


四、Lingo Bus 在线分级图书优势?

1.400+正版书和获奖书

根据学生的语言环境
提供匹配学生中文水平的分级阅读体系
4大系列正版读书、名家获奖图书
专为海外孩子研发的绘本…
1次性收入囊中,随时随地阅读!

2.内容严格分级

不仅基于词汇、句长,语法结构,文体形式
划分语言难度
同时充分考虑海外儿童
认知水平和社会情感发展程度
对标IB国际课程10大核心培养目标
通过阅读培养孩子各项能力  

3.在线跟读+测评语音

【汉字】熟悉字体,能区分印刷体和手写体。
【语音】习得正确的语音,提高辨音能力。
【语法】学习正确的语法结构,和夹生饭中文说再见。
【表达】让孩子除了提高口语流利度外,也熟悉书面表达。

图书馆APP会自动检测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帮助孩子识别容易读错的字,再也不用担心学生“认字认半边”啦!对比自己的发音和标准发音的区别,纠正口音,提升听音、辨音的能力!


五、近期讲座: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读物?

你是否也在思考:

如何找到科学分级的中文读物?

如何提升孩子/学生的中文阅读水平?

如何激发孩子/学生真正“在乎”中文?


本次公益讲座,Lingo Bus 携手海绵实验室有幸邀请到卡耐基梅隆大学现代语言系教学副教授,中文项目负责人刘刚老师,分享 如何给华裔儿童选择“最合适”的读物。刘刚老师自2010年起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现代语言系任教至今,曾开设多门初、中、高级汉语语言课程,以及面向高级汉语学习者的中文文化课程,内容涉及中国传统哲学、古典文学与古典诗歌、鬼故事与鬼文化、中国现代社会热点、中国纪录片等等。编著有《传统与现代:海外中文文化教学》,《北美故事:美国一线汉语教学案例与反思》(北大出版社即将出版),著有五册童书系列《洛洛汀的上古“神”游》(爱心树童书即将出版)。

如何找到科学分级的中文读物?



讲座时间

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1日星期六早上9点半

美东时间: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晚上8点半


扫码报名讲座

Lingo Bus 讲座群二维码

收听直播讲座福利

领在线分级图书馆3个月的免费试用权

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

Shawn老师讲过年习俗怎么来?

今天是大年三十儿!Lingo刚刚吃完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放鞭炮啦。想知道为什么过年要放鞭炮、穿红衣、贴春联吗?这是因为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很凶猛,专门吃人和其他动物...... 后来发生了什么?!快来听Shawn老师讲故事吧!

看绘本


很久以前,有一种非常凶猛的怪兽,叫做“年”。它非常残忍,专门吃人和其他的动物。人们非常害怕“年”。
Lingo Bus 绘本 - 年

后来人们慢慢发现了“年”的行动规律:它每隔365天会去一次人们居住的地方吃人。而且它只在晚上来,天亮前就会离开。

年的行动规律

人们知道了年的习惯后,便在“年”来的那一晚十分警惕,把这一晚当作一个“关口”去过,称作“年关”。在这天晚上,每家都会提前做好饭,然后关上灶火,打扫干净,把家门管好,一家人在屋里吃一顿饭。

团员吃饭

由于这个晚上会发生可怕的事情,人们会准备好丰富的晚餐。全家人要坐在一起吃饭。并且吃饭前要祭祀祖先,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度过这一夜。

祈求神灵保佑

吃完饭后,人们都不敢睡觉。大家点起蜡烛或者油灯,坐在一起聊天,一直熬到天亮。这就是“熬夜守岁”。


天渐渐黑了,“年”从大山里跑了出来,去到了人们居住的村子。“年”发现家家都关着大门,门口放着一堆芝麻杆,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它找了好长时间,什么都没有找到,只能吃一些芝麻杆。

年


人们平安地度过了这个晚上后,非常高兴。他们感谢祖先的庇护,放鞭炮,庆祝自己没有被“年”吃掉。并且要出门,和别人道喜,这就是“拜年”。

年

就这样,很多年都过去了,平平安安地。很快,人们就放松了警惕。他们不再提前做饭,整理锅灶;不再关闭大门,也不再坐在一起守夜。直到有一天,“年”忽然跑到一个村子里,吃光了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夫妇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小孩子也没有被吃掉。他们晚上在院子里点了竹子,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当“年”来到这里时,看到了通红的一片,听到了巨大的响声,非常害怕地跑了。

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夫妇

此后,人们知道了年兽怕红、怕火光、怕响声的缺点;于是每到年末的这一夜,每家都会贴上红纸、穿红衣、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从此之后,年兽就再也不敢来了。

穿红衣


2019年10月19日星期六

美国长大的儿子不愿说中文,幸好我找到了窍门

在别人眼里,我身上有各种标签。除去那些 Title,我普通到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七岁孩子的母亲。豆豆是我家娃,在美国长大,平日里体贴懂事,算是个小暖男。

只是,让他主动说中文太难了... ... 甚至,他还为此闹过脾气。就在前天,我刚到家瘫倒在沙发上,豆豆就激动地拿着一盒拼图跑过来,"Mom, come, do a puzzle!"接着他又连说了一大段英文,我竟一时没反应过来,“宝贝,我们在家说中文好不好"。

宝贝,我们在家说中文好不好。

只见他皱了下眉头,嘟囔道,“Why? All my friends speak English at home!" 就料到他会这么说,我说:“你可以说中文的”
豆豆说:“You can also speak English”
我说:“妈妈有些累,我们说中文吧”
豆豆说:"Alright, talk to me later."
说完,豆豆把拼图倒得满地都是,扭头自己玩起来。

看他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我真是又好气又无奈,看来需要想点办法了。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学中文”,搜索结果以新闻报道为主,大多千篇一律。倒是有一点提醒了我,“要让这群海外长大的孩子从心底认同,中文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想起豆豆最近迷上的一首英文儿歌 "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既然他喜欢唱歌,何不找一下这首儿歌的中文版本呢?网上确实有很多版本,但优质的动画儿歌却不多,这首《开心拍手歌》改编得恰到好处,特别适合给小朋友看。


豆豆一听到熟悉的旋律,便跟着旋律轻声哼唱。他一听歌词不对,竟一字一句主动学起来。

这件事还真让我学到了一招:要想让宝贝主动说中文,就要为他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学习中文!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原来让宝贝爱上中文要这么多心机!

闺蜜 Jane 于7年前定居加拿大,5年前有了第一个女儿 Lily。最近和我聊起孩子的中文教育,一肚子感慨。她在中文学校给 Lily 报了一学期的中文课。她以为这样,Lily 就会主动和她说中文。从第一节课开始,Lily 就非常不适应沉浸式的上课方式,总说要放弃。Jane 问 Lily 学到了什么,她的回答都是”老师上课都不说英文,一点都听不懂”。

Lily 已经不愿去学校了,这样下去,交的学费怕是要打水漂。Jane 前往 Lily 的中文学校,强烈要求旁听一节中文课。让她吃惊的是,一节45分钟的中文课,老师几乎没有和学生进行任何互动。

如果老师只是自顾自地上课,孩子们又怎能通过重复跟读和抄写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呢?更别说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阅读汉字、主动说中文了!沉浸式课堂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出现了问题。要想提升课堂的互动性,优秀的中文老师都会采用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全身反应教学法。

什么是TPR?


在孩子的世界里,越是具体、越是熟悉的东西,他越感兴趣。上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提出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指通过实物实景、模型、图片、动作调动孩子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帮助他们建立词汇、句型和具象物体的连接,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为什么要用 TPR?


孩子本身的词汇量不大,还没有建立成熟的语言系统, TPR教学法的重点在于通过轻松互动让孩子在比较放松的环境里学习。James Asher 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Lingo Bus 在线中文课堂,让宝贝在最舒服的环境里随时上课。

TPR 教学法有不少好处:
  1. 增强课堂互动性,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他们参加课堂互动
  2. 尊重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建立孩子的自信
  3. 遵循母语学习者的学习规律,让孩子自然地学中文,实现从“听-说”的过渡
Lingo Bus 的中文老师都是合格的 TPR 使用者。复试时,我们的候选老师便会接触 TPR ,并需要将它实践于试讲课堂。试讲后,他们会收到专业的建议,了解如何在实际课堂中更好地应用。

Lingo Bus 的正式老师还会通过直播培训、观摩录播课、后续辅导等方式,系统提升运用 TPR 教学法的能力。中文老师很多,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如此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