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华人孩子学中文”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华人孩子学中文”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9年10月17日星期四

华人孩子在加拿大的困惑:我是谁?

社会学家认为文化归属是我们心灵安身立命之处。定居异域他乡的海外华人希望自己能够融入当地文化氛围,从而寻找到心灵的归属感,但是,经过一番纠结和挣扎,人们发现民族文化依然是最终的精神家园,也是建立自信和安全感的源头。


加拿大华人主要有三种:
  1. 在加拿大的土地上依旧过着中国人的日子,不上班,讲中文,吃中餐,看中文报纸和电视,朋友全是中国人。
  2. 绝大多数的华人受过良好教育,能够进入当地主流工作圈,认同主流文化并积极融入,但其融入基本上是限于职场文化,生活圈基本还是在华人群体里,中国文化依然是其内心归属。
  3. 是全盘西化,希望与中国身份彻底隔绝。居住在白人区,不去中国店,不吃中餐,讲英文,不交中国朋友。由于受到更多西式文明的熏陶,有些人甚至因而在国人面前产生一种优越感。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内心深处不得不承认,主流社会仍然是可望不可及,中国文化是他们一辈子摆脱不了的根。如果说中国文化是父辈们在加拿大安身立命的依靠,那么对于在加拿大出生或者很小过来的华裔第二代来说,情况就变得复杂得多。他们的语言,思维和理念跟当地白人孩子一样,有的人甚至连中文都不太会讲。他们认为自己是主流社会的一分子,但是,他们身上抹不去的中国特质使得他们常常被视为中国人,从小会受到主流文化的一些不认同。那么他们究竟是谁?他们的文化归属在哪里?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强烈的渴求主流社会认同的心态让有的人因此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华裔身份。我在中国朋友圈的聚会中经常看到这样的青少年,对我们这些来中国的叔叔阿姨们视若无睹,在外面碰见也假装不认识。更令人难过的是,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他们和父母之间很难进行关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入的交流。在加拿大这个没有“孝道”文化的国家,今后子女和父母的感情如何沟通,如何维系?

我想我要对Jessica从小进行中国文化教育,不管她将来的文化归属是加拿大还是中国,但是有一点她必须做到,那就是她必须能够骄傲地拥抱自己的华裔身份,只有这样她才能抵抗来自主流社会的种种不认同,从而自信和快乐地生活在加拿大这片土地上。但是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是很难啊。

Jessica是在加拿大出生后回国内直到四岁才来加拿大,她小时候在外面玩的时候,大家都会开玩笑逗她,说她是个加拿大人,Jessica每次都大哭:“我不是加拿大人,我是中国人。”长大些后,她似乎从一些大人们略带稀罕的眼光中读出了点什么,她开始以加拿大人而自豪起来,经常屁颠颠地逢人自我介绍:“我是加拿大人。”

但到了加拿大后,Jessica很快发现她作为一个加拿大人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了。“妈妈我究竟是不是加拿大人啊?”有一天放学后她问我。“你在加拿大出生,现在又在加拿大生活,当然是加拿大人了。”“为什么Maya说我是中国人不是加拿大人?”“哦,可能是因为你是从中国来的呀。”

为了让自己更象个加拿大人,Jessica开始向本地孩子看齐,她以前爱穿裙子和皮鞋,现在喜欢穿T恤和短裤以及运动鞋了,早餐要吃Pancake,土司,煎鸡蛋和香肠,喜欢披萨,热狗和三明治。说话神情举止越来越象个加拿大女孩。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同,我也想她应该尽快融入加拿大同学中间。

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妈妈以后午餐只要给我带三明治就行了,不要给我带中餐。”“为什么?”“我不喜欢吃中餐,Chinese food is disgusting。”“ 这话是谁说的?”“同学说的,他们看见我的午餐就会笑我。”我的心仿佛被刺了一下,来到加拿大后我才知道我的民族自尊心真的是很强,我立刻打开电脑在google 上刷刷打上“中餐”,找到一大堆关于中国美食的信息读她听。我告诉Jessica中餐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之一,中餐馆遍布全世界,各个国家包括加拿大人都爱吃中餐,小朋友嘲笑她是因为他们没吃过。我鼓励她向小朋友介绍她喜欢的中国食物。“不,我在家可以吃中餐,我午餐还是不要带中餐。”Jessica固执而坚定地说。

随着英文程度的提高,Jessica对中文书已经没有兴趣了,尤其是对写中文字更是排斥。有一天Jessica对我宣布:“妈妈,我不是中国人,我不用学中文。”“你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你怎么就不是中国人了?” “我喜欢加拿大,加拿大比中国好,我喜欢做加拿大人。”这话我怎么听着这么不舒服啊,一年的时间,我的女儿竟变成了个小洋人,我有点不淡定了,大声呵斥她:“你是中国人的后代,你的血液里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中国有你的亲人和朋友,中国是你的根,这是你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听得似懂非懂的Jessica哇的一声大哭:“我要做加拿大人,我不要做中国人。呜呜呜……加拿大环境好,小孩子学习不累,这都是你们说的呀。呜呜呜呜……”

看来对Jessica的中国文化教育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熏陶过程,任务艰巨啊。我希望她以后可以讲着流利的英文,有着加拿大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但是,她依旧能够和我们用中文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中国这片土地和她的父母充满感恩,对来自中国的同胞们有发自内心的亲切感。

2019年10月13日星期日

英国人学中文好拼

“英语,还是这个世界的通用语吗?”昨天《卫报》的头条,发出了对英国人的“灵魂拷问”。“脱欧”公投之后,加剧了英国变成欧洲“语言孤岛”的趋势。

英国语言学教授称,正是因为很多英国人误以为英语依然是全球语言,所以学习第二外语的热情并不高。卡迪夫大学研究认为,只有四分之三的英国人会说第二外语,但在荷兰,能在英语和荷兰语中自由切换的荷兰人占到了93%。换句话说,被英语惯坏了的英国人,可能已经患上了“外语恐惧症”。那么,哪种语言是“脱欧”后的英国最需要的?去年底,英国文化委员会公布了答案—— 汉语,仅次于西班牙语,成为了英国最需要的语言之一。

东西方外语学习的过程无比相似


虽然很多英国人把汉语学习的难度形容为“impossible”,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治疗。如果把英国人学汉语和中国人学英语的过程进行对照,还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英国人学习用汉字组词时,把“情痴”翻译为“lovesick person”(相思成疾的人),把花痴翻译为“starry-eyed infatuation”(星星眼般的迷恋)。

汉字 - 痴

同样讲字词的延展,下面是高中英语老师敲着黑板强调过的词根词缀记忆法。在线教育已成为越来越多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选择。在中国,小朋友们能通过 VIPKID 和北美外教顺畅交流,自信大胆地说英文。同样,身处海外的华人小朋友则能在Lingo Bus 快乐地学中文

复杂深刻且富于变化的汉语,对于以英语为母语者来说,难度不言而喻。但即便如此,《经济学人》还是发表了一篇报道:“学习汉语,不惜任何代价!”“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小编觉得,学习另一门语言的价值,并不仅在于通过语言测试,更在于通过语言理解另一种文化。只有真正了解到这门语言蕴藏的历史和背景,才能真正理解语言背后新的思维方式,从而认识新的文化。这样在与对方交流时,不仅仅是沟通,更是交心。

2019年5月21日星期二

有了语音输入,孩子用学写汉字吗?

对于华人孩子学中文时,学写汉字一直是一个难点。很多华人孩子的听说能力都很好,但却在学写汉字时遇到很多的困难。

可是今天,科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用笔书写的需要。语音输入发展迅猛,拼音打字、无纸化办公也已成趋势,当需要用到汉字书写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少,连很多大人也常常提笔忘字。

于是,家长们心存疑惑:我的孩子还需要费大功夫学写汉字吗?还是只要能依靠模糊拼音打字然后找出正确的汉字就行了?

跑字书写步骤

针对这个问题,Lingo Bus的学术顾问—教育心理学博士妈妈晓秋老师进行了专业解答:

首先,对于华裔孩子来说,学写中文很难。

其次,学写汉字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部件意识。

最后,就如我们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识”字,爸妈们不一定要把“写”作为学汉字的首要目标,而要以帮助孩子提升成就感为主。写汉字确实可以帮助孩子识记汉字,但如果孩子如果本身就比较反感这种练习方式,家长就应该考虑降低目标,或者增加趣味性,比如先用图绘的方式,然后再教孩子学写汉字。

但是,如果孩子不是非常抗拒,最好还是能够教会孩子汉字书写,因为写汉字对孩子还是有很大益处的。首先,写可以帮助孩子稳固字形记忆,不光是帮助孩子更好地识记汉字,同时也会帮助孩子建立对汉字的审美。

目前国内小学语文明确提出了对于汉字结构和形体美,甚至汉字书法的审美要求。希望孩子对汉字文化能够欣赏、理解和更好地传承。

因为在学习书写的时候,孩子会学习笔顺和笔划,构建汉字的字形、结构意识。

孩子书写汉字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识记汉字的过程,正如我们小时候学语文时,每个字抄写多遍的方法虽然很枯燥,但是确实有效。在一遍遍的书写中,孩子关于汉字的记忆会得到巩固。


2018年7月18日星期三

教孩子认字遇到的那些困难怎么办?

5,6月份和孩子们在国内玩了两个月,带他们去了北京,杭州,长沙好几个地方,回国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姐弟俩的中文又溜了不少,现在连老家的方言也能听懂,还时不时蹦出两句。比如,我叫Mia吃饭,她跟我说:妈妈,不是吃饭,是“恰饭”呀!你忘记啦(我当然没忘)?我说,Mia,Ian快来穿鞋子了!他们会说:妈妈,是“圈还子”!湖南人秒懂吧?

在语言环境中,他们的口语表达自然进步神速,不过关注公众号比较早的朋友们也许知道,大概半年前我就开始教Mia认些字,虽然每天花的时间不长,但还是一直在坚持。只是这趟回国,因为我自己行程紧张,所以认字的事儿就给搁置了俩月,感觉以前认会的字,起码已经忘记一半,我真的有点心痛的!因为要一个华人娃娃学些汉字,真的不是说分分钟的事呢。现在回家了,还得重新把认字捡起来。这里跟大家聊聊我这半年教孩子认字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吧。

首先,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动力。这不光是对于学汉字,对学英语,学钢琴,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学习,从长远来看,都在于内驱力。内驱力又不完全等于动力了,动力也可以是外在的,内驱力则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做好一件事情。对孩子来说,我可以骑单车,堆乐高,给娃娃换尿布... 那我干嘛要去认字?最开始,是因为好奇。所以,想要教孩子认字,能 抓住孩子的认字敏感期 是最理想的。你会发现孩子在某个时候开始对书上,杂志上的字符,街上的各种广告标语,衣服上的字等产生了兴趣,这就是个很好的信号。

比如,Mia 看到我在给朋友发短信,想知道我画的那些符号是什么意思,我就顺势提出要教她认字,她也很高兴地开始学了。这里有一点要说一下,平常给孩子读书时,就一边读一边用手指着书上的字,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书上的“字”是有意义的,不是胡乱安在那里的。好,抓住了敏感期,开开心心的学了几天之后,孩子热度和新鲜感肯定就下降了,这时候一开始的“觉得好奇,有趣”的学习动力已经大打折扣了,那么我们就得给孩子加点动力了。学龄前儿童最主要的任务只有一个,玩。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引入“认字游戏”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有了好玩的游戏,小朋友的动力又可以大大回血了。

但是,游戏的保鲜期,并不像至尊宝对紫霞的爱,是没有一万年的。所以,最后我还是使出了杀手锏,给Mia再加点外部动力,物质奖励。我和她约定好,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时,每说对一个,就贴一个星星,贴满50个星星就有一个小惊喜。大家还可以在大小不同的玻璃瓶里放pom pom球,根据瓶子的大小,放满一个就有相应的奖励,大瓶子有大惊喜,小瓶子有小惊喜,看看娃有没有耐心攒满大瓶子得大惊喜?摆在家里也很好看。

对于物质奖励,我其实是很谨慎的,因为这个属于外部动力,用多了形成依赖就不好了。但是,并不是说完全不能用,关键是,要用在刀刃上。对于你真的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两件事情,还是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用一用。对我来说,让孩子们学好中文,这绝对是最重要的那一两件事之一。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认字以后,Mia也慢慢的有一些识字量了,这个时候,她发现自己可以读一些绘本上简单的句子了,一些入门级的绘本甚至可以自己念下来了(虽然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

那种深深的自我满足,骄傲,臭美,真的不是任何奖励可以给的。没错,小妞开始有一些内驱力了,老母亲真的很激动。现在她会自己读一些她喜欢的绘本,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问我,看到一些中文杂志之类的,说不定也要翻一翻,看看有没有自己认识的字。这是这次在飞机上津津有味的看航空公司放在椅子后面的杂志。上面这些关于学习动力和内驱力的话是针对小朋友来说的,对于华裔家庭里的大孩子,要想孩子坚持中文学习,一颗棒棒糖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还是需要孩子真正的去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找到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比如Mia这个年龄已经有了“中国人”,“美国人”的概念,她问我:妈妈,我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呢?我会告诉她,从国籍上来说你是美国人,但是从血统上说你有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美国人,是不是很特别呀?那是因为爸爸是美国人,但是妈妈是中国人,中国就是妈妈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妈妈很爱中国,也很想念中国。对于孩子们来说,我是妈妈,是对他们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我只需要平静的告诉他们,妈妈爱中国,这于他们就已经很有分量了。我已经带孩子们回国两次,以后也会经常回去,我希望他们能够了解中国,真实的中国,就是这样。

学认字的一个技术性难点,就是容易忘。哪怕对于母语是中文的孩子,刚学认字的时候,也是这样。有些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呢?利用汉字是象形文字的优势。学龄前孩子的大脑还是以右脑主导,3岁以后左脑的逻辑思维才慢慢发展起来,而右脑本身就是对图案敏感的,所以学新字的时候多跟孩子描述“字”的样子,比如,“雨”字里的那些点是不是像雨滴掉下来呢?“刀”字看上去是不是像一把刀呢?

多举例。因为小朋友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理解事物主要靠具象思维,所以碰到新字要多举贴近小朋友生活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比如,这是“打”字,还记得弟弟和你抢玩具的时候他“打”你了吗?就是这个“打”。虽然这例子有点不厚道,但是对帮助记忆肯定很有效的。所以,例子是越具体,越专属,越好。

重复,重复,重复!容易忘的东西,当然就要多重复,这个没有太多捷径的。首先是每天都要复习学过的字。如果认字量还不是很大的话,那就从头到尾复习一遍。如果认字量已经比较大,那可以随机抽取一些来复习。

然后是多让学过的字在生活中再现,这是最好的加强。比如,让孩子尝试着自己读绘本,从最简单的硬页“认物书”开始读,就是左边画着一只小狗,右边写着“小狗”的那种书。慢慢提高绘本的难度。

看中文动画片儿的时候认一认屏幕上的字,去中国超市买菜时读一读各种食物的名字等等。

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对字的记忆,还可以让小朋友真切的感受到“字”是有用的,是有力量的,学会了它们,我就更强大了,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了。这是每个孩子,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的东西。

每个华裔孩子的中文学习都是一条漫漫长路,这一点跟国内的孩子学英语是差不多的。不过,海外孩子的中文学习能走多远,最终拼的还是父母的坚持和付出。和上一代的华人父母比起来,我们这一代年轻的华人父母应该是大大提高了对孩子中文学习的重视,但是坚持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我教Mia认字,有些时候自己很累,也难免想打退堂鼓,那送去中文学校?我周末实在比较忙,而且路上耗去的时间太多。请私教?还有不少人想请我去教他们孩子中文呢。

一直以来,海外孩子的中文学习资源和国内孩子的英语学习资源真是没法比的。不过,前几天通过公众号认识了一位妈妈,也是一位中文老师,推荐Mia尝试一下Lingo Bus去年上线的线上一对一中文课。

Lingo Bus 是VIPKID 旗下专门针对外国娃和海外华人儿童(5-12岁)的线上中文学习平台,所以品质肯定有保障,所有的认证老师都是层层筛选,拥有普通话二甲以上证书。

它们针对华裔儿童的课程设计是覆盖了听,说,读,写4个方面的。我一听,这不是可以教娃认字和写字吗?而且在家就可以上,时间也很灵活,形式说不定孩子也喜欢,我还是挺心动,就给Mia预约了一次免费 Lingo Bus 试听课。

整个体验下来,我最满意的几点是,
1. 整个平台体验和技术方面都很流畅,铛铛铛几步就注册,约课,上课搞定
2. 老师很好,知道怎么和小朋友沟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 课程内容和形式多样,有趣,互动多。问Mia,下次还上吗?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