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海外孩子学中文”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海外孩子学中文”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9年3月21日星期四

孩子心情好坏会影响中文学习效果?

孩子学汉语的过程中,爸妈们一定看过不少关于如何教孩子学习中文的方法,但是除了这些方法,有一个因素却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孩子在学习中文时的心情。

其实,如果想要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有高的学习效率,心情和方法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心情好坏会直接决定方法能否奏效。

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及语言教学研究者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提出的、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克拉申- 情感过滤假说



01
了解情感过滤假说


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想要学好目的语,除了需要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这些输入还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进而达到习得的状态。而语言的习得过程,往往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例如学习动机、自信、焦虑感等,它们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决定着学习者接收输入的多少。

这样的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的”。如果学习者动机强烈,有自信心或焦虑感较少,就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学习效果会更好;反之,则会影响习得的产生。 因此,只有当学习者处于放松、自信的积极精神状态时,才会获得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从而习得新语言。

由此可见,华人爸妈如果想帮助孩子学好中文,除了找到正确的方法,更需要利用好情感因素来提升孩子的学习成果。


那么,爸妈们平时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02
了解孩子学中文的情感阻碍因素


首先,华人父母需要了解阻碍孩子在学习中文时的几大情感阻碍因素:


第一,身份认同焦虑带来的文化不认同
我们的孩子都在中文不是母语的环境中长大,上学以后会受到当地主流文化的影响,看的书、玩的游戏、喜欢的动画、甚至接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都不是中国相关的,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同时,孩子们会有从众的心理他希望自己跟别的小朋友一样,用同样的语言。所以,这种文化上的不认同会影响到他学中文的心态。
第二,语言上的不安全(linguistic security)
作为双语使用者,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体会:专业知识用非母语表达没问题,但有些东西一定得用中文表达更加自如。孩子们也是一样,倾向于不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使用自己更舒服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更舒服的语言就是英文这种语言上的不安全之所以会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不自信、不安全、孩子会觉得用了这个后不舒服。

举个例子:当爸妈让孩子向自己分享在学校里学的一本书,孩子学到的知识本身是英文的。要讲述,不仅需要翻译书名,还需要进一步翻译内容这种细致的东西。这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孩子跳出语言的舒适区才能做到,所以常常会感受到不安全感和不自信。试想一下,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很兴致勃勃的要跟朋友说一段八卦,结果人家突然对你说,你需要用某种并不感觉到舒适的语言来讲,这是不是有些扫兴呀?

第三,父母的期待
母的要求和期待在某种程度上会转化为给孩子的压力。有些父母自己是高知,平时也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送中文学校学了很久,可孩子中文就是进步不大。这时候父母一着急,焦虑就会传递给孩子。孩子难以承受这份焦虑,就会导致抵触学中文。

网络时代,谁的朋友圈没有几个“别人家的孩子”呀,爸妈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得好,难免会着急,但这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心急就给孩子施压,或者把自身的焦虑情绪带给孩子,这对孩子积极性的打击会非常大。

那么,在理解完了阻碍孩子获得积极情绪的元素后,母不妨试试利用以下3个简单易操作的小方法,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文时获得愉快的心情,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03
3大方法,让孩子快乐学中文



首先,父母需要统一思想:孩子的中文需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因为这会决定能否为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孩子酌情投入一个好高骛远,不切实的目标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会让孩子耗费一些不必要的精力。而太简单的目标又会让孩子觉得太容易,没有挑战。这样的状态下孩子都无法拥有学习中文的最佳心理状态。

其次,父母需要加强自身的中国文化修养,这非常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身份认同。如果父母在跟孩子的日常聊天中,能对历史故事、成语故事、文学人物信手拈来、时常有意识的向孩子介绍中国文化、并且在讲述时表现出自豪骄傲,这会给孩子传递出一个信息:学中文是特别酷的一件事情,懂中文是特别酷的一件事。一旦孩子被感染,愿意学,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

最后,父母需要多鼓励和引导孩子,从而帮助孩子克服语言的不安全感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父母应该表达出同情和理解,而非责怪。有的爸妈会这样和孩子约定:你不能用中文表达的,可以先说英文,但是要先举手,先问我:妈妈我可以说英文吗?然后在孩子说完英文后,爸妈再帮助用中文把表达陈述一下。在这样的引导、帮助而非苛责的理解状态下,孩子才不会畏惧和抵触去尝试表达一些超越自己现有中文水平的更复杂的内容。

掌握了以上的方法,相信爸妈一定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心情舒畅又动力满满的学习中文噢!


内容整理自【Lingo Bus大咖讲座】栏目
特邀嘉宾齐少艳老师的讲座
《如何让孩子走出中文学习的困境》

2019年3月13日星期三

爬树也能成为一种精英教育课程?

如今,全世界的精英教育圈,刮起了自然教育、户外教育的风潮。但这种教育模式,追溯源头,在英国贵族教育传统中已经历经数百年,并且还具有顶尖的自然教育学校——“深泉学院”。

爬树 —— 精英教育课程

这所学校的理念和追求,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让人感觉是荒漠中的一眼深泉,赋予我们一种特殊的力量和希望,昭示一种触动灵魂的思寻和价值。

深泉学院的教育属于顶级的自然教育模式,不论是动手劈柴,还是用计算机编程搭建木屋,或是在草原骑马驰骋……不但深得欧美上流社会的推崇,更是睥睨欧美藤校的所在,比哈佛牛津更难进,筛选更严格。

在这样一个学校里,你猜最重要的课程是什么?万万没想到,竟然是爬树!

也许,这在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来看,会觉得困惑又奇怪:爬树掏鸟蛋这些,不都是野孩子玩的吗?怎么这也是教育呢?甚至我们小时候爬树,还会被爸爸妈妈打下来呢。

然而事实是,不管在自然教育发源地的北欧,还是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乃至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爬树都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受到推崇。
爬树(Climbing Trees)这一项运动,从原始人类发展到现代社会,何以从一种生存技能变成了精英教育的重要课程呢?

回溯历史,上世纪80年代,有装备辅助的爬树在美国被承认为一项消遣的体育运动。1983年,树艺家、攀岩家peter Jenkins的创办了全球第一家爬树教育机构——爬树者国际公司,并编写了大量爬树教材和指南,使得爬树正式成为一项运动被公众所熟知。当今社会,爬树运动已经风靡全球。
连国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说起自己最爱的童话,理由都是——“在森林里爬树、冒险、寻找希望!”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教育界有个“鱼缸法则”:三寸长的热带金鱼,养在鱼缸中,不管养多久,体长始终不长。然而,只要将它放到水池中,不到两个月,它可以长到一尺。


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是一样,再多的保护教导,都远不及给他更大的空间。

点我0元试听中文课 >>

来 Lingo Bus, 与全球104个国家的小朋友一起学中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