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想要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有高的学习效率,心情和方法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心情好坏会直接决定方法能否奏效。
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及语言教学研究者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提出的、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想要学好目的语,除了需要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这些输入还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进而达到习得的状态。而语言的习得过程,往往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例如学习动机、自信、焦虑感等,它们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决定着学习者接收输入的多少。
这样的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的”。如果学习者动机强烈,有自信心或焦虑感较少,就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学习效果会更好;反之,则会影响习得的产生。 因此,只有当学习者处于放松、自信的积极精神状态时,才会获得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从而习得新语言。
由此可见,华人爸妈如果想帮助孩子学好中文,除了找到正确的方法,更需要利用好情感因素来提升孩子的学习成果。
那么,爸妈们平时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华人父母需要了解阻碍孩子在学习中文时的几大情感阻碍因素:
第一,身份认同焦虑带来的文化不认同
我们的孩子都在中文不是母语的环境中长大,上学以后会受到当地主流文化的影响,看的书、玩的游戏、喜欢的动画、甚至接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都不是中国相关的,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同时,孩子们会有从众的心理,他希望自己跟别的小朋友一样,用同样的语言。所以,这种文化上的不认同会影响到他学中文的心态。
第二,语言上的不安全(linguistic security)
作为双语使用者,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体会:专业知识用非母语表达没问题,但有些东西一定得用中文表达更加自如。孩子们也是一样,倾向于不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使用自己更舒服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更舒服的语言就是英文。这种语言上的不安全之所以会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不自信、不安全、孩子会觉得用了这个后不舒服。
举个例子:当爸妈让孩子向自己分享在学校里学的一本书,孩子学到的知识本身是英文的。要讲述,不仅需要翻译书名,还需要进一步翻译内容这种细致的东西。这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孩子跳出语言的舒适区才能做到,所以常常会感受到不安全感和不自信。试想一下,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很兴致勃勃的要跟朋友说一段八卦,结果人家突然对你说,你需要用某种并不感觉到舒适的语言来讲,这是不是有些扫兴呀?
第三,父母的期待
父母的要求和期待在某种程度上会转化为给孩子的压力。有些父母自己是高知,平时也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送中文学校学了很久,可孩子中文就是进步不大。这时候父母一着急,焦虑就会传递给孩子。孩子难以承受这份焦虑,就会导致抵触学中文。
网络时代,谁的朋友圈没有几个“别人家的孩子”呀,爸妈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得好,难免会着急,但这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心急就给孩子施压,或者把自身的焦虑情绪带给孩子,这对孩子积极性的打击会非常大。
那么,在理解完了阻碍孩子获得积极情绪的元素后,父母不妨试试利用以下3个简单易操作的小方法,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文时获得愉快的心情,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首先,父母需要统一思想:孩子的中文需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因为这会决定能否为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孩子酌情投入。一个好高骛远,不切实的目标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会让孩子耗费一些不必要的精力。而太简单的目标又会让孩子觉得太容易,没有挑战。这样的状态下孩子都无法拥有学习中文的最佳心理状态。
其次,父母需要加强自身的中国文化修养,这非常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身份认同。如果父母在跟孩子的日常聊天中,能对历史故事、成语故事、文学人物信手拈来、时常有意识的向孩子介绍中国文化、并且在讲述时表现出自豪骄傲,这会给孩子传递出一个信息:学中文是特别酷的一件事情,懂中文是特别酷的一件事。一旦孩子被感染,愿意学,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
最后,父母需要多鼓励和引导孩子,从而帮助孩子克服语言的不安全感。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父母应该表达出同情和理解,而非责怪。有的爸妈会这样和孩子约定:你不能用中文表达的,可以先说英文,但是要先举手,先问我:妈妈我可以说英文吗?然后在孩子说完英文后,爸妈再帮助用中文把表达陈述一下。在这样的引导、帮助而非苛责的理解状态下,孩子才不会畏惧和抵触去尝试表达一些超越自己现有中文水平的更复杂的内容。
掌握了以上的方法,相信爸妈一定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心情舒畅又动力满满的学习中文噢!
内容整理自【Lingo Bus大咖讲座】栏目
特邀嘉宾齐少艳老师的讲座
《如何让孩子走出中文学习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