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儿就是个成功案例
从尹荣的分享,我们知道她女儿在中国出生,在美国上的小学,为了补中文,在她强烈要求下,回国读初中,在国内读完初中,她再陪女儿到加拿大读高中。
对女儿的要求,是中西并用、文理皆通。当然,这是个期望,是个精神,是个指导思想,并不是强制,也无法强制。更多是引导,最终还得靠女儿自己。
她女儿很优秀,英文和中文都做到“双第一语言”,切换自如。在加拿大读的IB学校,老师叫选第一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外语)时,她问老师,“为什么不可以双第一语言(英语加中文)?” 老师很惊讶,但她的确可以做到。
一次看电影的英文观后感作文,她还拿了第一。老师又问,英语不是你的母语,你为什么比其他本地孩子写得还要好?她回答说,“因为我中文好”。乍一听,你感觉摸不着头脑,但实际上,她的意思是,通过中文思维解读电影,并构思和创作,一样可以帮助自己的英文写作。而且,除了以西方思维来看,来理解,来分析,她还可以东方思维来看,来理解,来分析,可以做到互补,融会贯通。
尹荣讲女儿在加拿大的成绩很好,毕业后还获得加拿大总督奖。因为建立起英语、中文“双母语”能力,她可以同时在留学生、ABC(包括移民二代)和老外学生三个圈子里,找到共同话题,感觉轻松,游刃有余。
因此,她对女儿进入社会后的发展,交友等,都感到很踏实,很放心。
仅凭这些,尹荣是很有资格来和加拿大的宝妈们分享的。
二、按语言能力划分,人才的“五才说”
尹荣对语言能力的理解,不只停留在可以简单听说读写交流上。她没有提“五才”,是我给总结的“五才说”。她以在美国硅谷华人混不过印裔来举例,华人为什么干不过印裔,在语言上为什么吃亏。
尹荣对语言能力的理解,不只停留在可以简单听说读写交流上。她没有提“五才”,是我给总结的“五才说”。她以在美国硅谷华人混不过印裔来举例,华人为什么干不过印裔,在语言上为什么吃亏。
第一层次,别人吩咐你做什么,你听得懂,就做什么。类似程序员,coding,技术活。这是许多华人的job。
第二层次,类似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可以上传下单,上面要什么,吩咐下面怎么做。这也就是听说读写没问题,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
第三层次,要求一定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譬如一个导演,向你要什么,但是不会写成文字,也不会明确表述,但是你可以意会。也许你的语言听说没那么好,但是因为你了解这个文化,于是导演向你要的东西,你立即明白知道,可以做出来,那么对方就很满意。
能做到这样,就算出色了。
但还有更高的层次,第四层,建立起母语的思维能力,自如表达,你不仅能明白对方意思,还会问问题,问人家听得懂的问题,还可以根据产品和项目,主动提意见、建议。导演没有想到的,但很合乎他的想法和思路的,你可以提出来(本条不适合国内社会)。因为这已经属于创意人才了,但需要建立在语言文化能力基础上。
一些华人在这里卡壳了。但是能做到这次,就很出色了。
最出色的,是第五层,自己可以完全出方案,可以创立、创造。你可以提供一整套的设想、方案,并与时俱进。这需要你在语言上,不仅完全具备母语能力,还对文化有透彻了解。
一般人达不到。一个华裔,现在英文圈里,达到这个高度挺难,如果英语不是你母语的话。
以上说的是华裔的英语能力。而现在海外的孩子,英语其实已经算母语,那么反过来也适用,你要成为一个中文市场上的国际人才,仅仅第一、二层次的汉语能力是不够的,要建立起第三、第四甚至第五层的中文母语能力。
三、双母语能力,在人才市场上加分
她发现,孩子们在美国、加拿大,甭管语言水平如何,还是喜欢跟自己脸长得像的人扎堆。留学生和留学生玩,移民孩子和移民孩子玩,老外孩子和老外孩子玩。
大体如此。
但也有例外。她女儿就是个例外。这种例外,来自对两国语言、文化的熟悉了解,可以聊共同深入话题,在三个圈子都可以很轻松融入,找到自信。
而具备这样双母语能力的孩子是很少的,那么在未来这个地球村上竞争,就十分具有优势。因为中国的大市场,和想从中国大市场赚钱的西方,都可以给你提供很多机会。
比如好莱坞电影,要加入中国元素,就需要你。比如德国大众要在中国市场做一个推广设计,就需要你。
四、为何海外孩子对学习和说中文不感兴趣?
说一千道一万,但孩子不学,不说,你怎么办?
尹荣认为,海外孩子已经建立起以英语为母语,她/他在学校接触到的事物、老师和同学,都是建立在英语之上的,她/他的思维已经是英语的。回到家中,父母和她/他用中文说的,都是些吃喝拉撒,引不起她/他的兴趣。
她认为,父母应该挑战一下自己,尽可能和孩子,用中文聊一些深入的,质量比较高的话题。
说到这儿,我也有个经验,就是故意表现出对孩子今天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发生的新鲜事很感兴趣,不断问,让他用中文分享出来。这个,尹荣没有提到。根据我的经验,还挺有效。其实,这也是深度话题,不过不是家长说,而是孩子说。
一般都是选择在吃饭的时候说,问今天学校里有什么新鲜事。孩子习惯了,以后每当同学有什么动态,吃饭的时候他会主动说。
五、如何培养孩子的“双母语”能力?
母语能力,一般要孩子小的时候建立比较容易。大了,就难了,就是二外。尹荣的方式比较折腾,她带女儿回国读初中,上高中再来加拿大。通过这种方式,让女儿补回了中文母语能力。
但是一般人可能不这么折腾怎么办?尹荣建议,每年寒暑假,尽可能带孩子回国去,丢到母语文化圈里,去学习,去聆听,去感受,去说。
就她的女儿,不仅如此,而且还培养出爱学习的好习惯。对学习,有热情,感到有趣。尹荣尽可能让女儿,是出于兴趣,出于喜欢。带她见有趣的人,看有趣的地方,读有趣的故事。
主持人也分享了一个例子,有回国的孩子,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知道什么意思,那么家长带她去了一次内蒙古,什么都不讲,一见就知道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海外孩子,不能常回国怎么办?就 需要情景式教学,需要一群有同类需求的孩子,聚在一起,用中文上课,学习交流。她还建议,孩子可以用英语上语文、历史课,但是去听完全用中文讲的数学、物理、化学课。
她认为,一旦孩子建立起中文的思维能力,那么讲中文,听说读写,都是向下兼容的事,轻而易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